設定組織邊界
公司的組織結構將直接影響公司在計算溫室氣體足跡時應考慮的因素
公司的組織結構與營運方式將直接影響公司在計算溫室氣體足跡時應考量的因素。例如,在營運、財務或股權比例法中選定一種來整合溫室氣體排放量,在後續整個溫室氣體計算過程中都將一致使用此方法。
1. 為公司選擇最適切的組織邊界方法
設定組織邊界的三種方法
設定組織邊界有三種不同的方法。營運控制法與財務控制法通常被認為是最佳做法。一旦公司選擇其中一種方法,就需確保在所有事業體中都一致使用這個方法計算溫室氣體排放。
營運控制 | 財務控制 | 股權比例 | |
說明 | 計算公司擁有營運控制權與「有完全權力去導入及實施營運政策」之事業單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 計算公司擁有財務控制權,也就是「對財務與營運政策的主導能力」之事業單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 根據公司的股權占比,計算該營運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
根據《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企業標準的計算原則 | 如果公司沒有營運控制權,則為 0%;如果公司有營運控制權,則為 100% | 依財務帳的處理狀況,由0%至 100%(例如,相關合作公司 = 0%;合資企業 = 按權益占比;子公司 = 100%) | 依公司持有的經濟利益,由0%至100% |
範例 | A公司報告其全球營運的100%排放量。並擁有一家供應商公司 25% 的股份,但沒有營運控制權,因此報告中該公司排放量為 0% | B控股公司在許多行業中有其他公司的股權。它報告 以下100% 的排放量: - 所有具有財務控制權的公司 - 由全資子公司管理的物業 | C公司在亞洲工廠中佔有10%的股份。其報告自身運營100%的排放,及來自亞洲工廠10% 的排放 |
優勢 | 將溫室氣體排放的完全歸屬交給能實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公司,從而追蹤績效,如此可以更佳取得營運數據,也更有能力確保品質。此為監理機構最常選用的方法 | 使碳核算與財務會計能夠更趨近一致 | 根據某項活動的經濟利益分配溫室氣體排放的歸因 其可全面涵蓋風險,因為財務責任通常由控股公司承擔 |
在CDP的使用頻率 | 最多 | 中等 | 最少 |
2. 合併法如何影響溫室氣體盤查的範例
一家報導公司擁有四個事業體(事業體 A、B、C 與 D)的股權,但只對其中三個事業體(事業體 A、B 及 C)擁有營運控制權。
圖:營運控制法範例
資料來源:溫室氣體:企業價值鏈(範疇三)核算與報導準則
由事業體A、B與C所控管的排放量包含在公司的範疇一盤查中,而由事業體D所控管的排放量則被排除在報導公司的範疇一盤查外,因為報導公司對事業體D沒有營運控制權
事業體A、B與C在價值鏈中的排放量包含在公司的範疇三盤查中,因為報導公司有對事業體A、B與C進行營運控制
由於報導公司有對其投資,事業體D營運產生的排放量包含在報導公司的範疇三盤查中(根據報導公司在事業體D中的股權占比)
圖:股權比例法範例
資料來源:溫室氣體:企業價值鏈(範疇三)核算與報導準則
報導公司根據其在每個事業體中的權益占比,將控制的事業體 A、B、C 與 D的排放量納入其範疇一盤查
根據其在每個事業體中的股權占比,將事業體 A、B、C 與 D 的價值鏈排放量納入其範疇三盤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