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報導
辨識、優先排序與量化跟氣候相關的財務風險及機會
辨識與氣候相關的風險與機會是收集氣候報導所需資訊的關鍵第一步
在此將熟悉瞭解、管理與揭露公司風險(如政治或經濟風險)的必要性。投資人會查看公司的年度報導及其它公司文件,以瞭解公司未來前進的路徑以及這些已辨識風險的潛在影響。
2015年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工作小組(TCFD)提出了一項挑戰,即需要提高企業對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透明度。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依據TCFD制定的架構揭露其氣候風險與機會,該架構現已納入國際永續標準委員會的兩項新標準。TCFD的11項建議仍是全球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評估最佳實務方法的基礎(見下文方框)。
與氣候相關的風險與機會分為兩大類:
實體風險:曝露於氣候變遷的實質影響,例如,可能為公司的供應鏈帶來風險或開闢新的經營方式
轉型風險:面臨淨零轉型帶來的監理、訴訟或技術風險與機會,這些風險與機會可能以非線性或混亂的方式發生
TCFD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的四個核心要素
TCFD的建議以四個領域為核心,提出11項建議揭露,以便企業透過主流財務報告向市場報導氣候相關的重大資訊。其現已完全納入ISSB準則、IFRS S1與S2,ISSB將全權負責TCFD的監測。
治理
描述董事會對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監督
描述管理階層在評估與管理氣候相關風險及機會方面的角色
策略
3. 描述組織已經辨識的短期、中期和長期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
4. 描述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對組織業務、策略及財務規劃的影響
5. 描述組織策略的靭性,同時考量不同的氣候相關情境,包括2°C或更低的情境
風險管理
6. 描述組織辨識與評估氣候相關風險的流程
7. 描述組織管理氣候相關風險的流程
8. 描述如何將辨識、評估與管理氣候相關風險的流程整合至組織的整體風險管理中
衡量指標與目標
9. 揭露組織依據其策略與風險管理流程,用於評估氣候相關風險及機會的衡量指標
10. 在適合的情況下,揭露範疇一、範疇二與範疇三的溫室氣體排放及其相關風險
11. 描述組織用於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目標以及在這些目標上的績效
為了準備揭露,需要辨識哪些氣候相關的風險、機會與影響對公司具有重大性。此將需要評估影響公司三個維度之間的相互作用:
外部風險驅動因子:包括因曝露於氣候變遷的實體影響而導致的實體風險,以及因曝露於邁向淨零經濟轉型而產生的政策、法規、訴訟、技術或消費者行為變化而導致的轉型風險
企業價值鏈階段:公司應該辨識並量化在原物料採購、生產、運輸和配銷、銷售與使用壽命結束等領域出現的氣候相關風險及機會。這使公司可以確立適當的策略來管理整個價值鏈的風險
氣候情境:公司應該測試在不同氣候情境下的風險曝露。這些情境模式模擬了不同條件與假設下世界未來可能的狀況,例如全球暖化上升 1.5°C 或 2°C 的可能性及影響。進行情境分析可協助公司辨識哪些策略與行動最有效,以確保公司的調適能力
圖3: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三個維度。
要開始辨識公司面臨的特定風險與機會、其在不同氣候情境下的潛在財務影響,以及公司如何預測或管理這些財務影響,公司應該建立一個候選名單。
建立候選名單
首先應該建立公司的氣候風險與機會的候選名單或登記冊。要建立此候選名單,應該:
收集內部數據,如年度報導、財務數據、策略文件與和風險管理方法。這將協助公司瞭解風險管理架構及流程,並收集以後確定優先順序所需的必要財務數據
透過案例研究,例如檢視行業報導或政策文件,辨識外部風險驅動因子,這將協助瞭解公司可能面臨的潛在實體與轉型風險
透過內部舉辦研討會與訪談辨識內部價值驅動因子,以瞭解特定風險如何影響公司
確定最重要行動的優先順序
一旦編製了公司的風險與機會的候選名單,則應該評估其在一系列不同的氣候情境下將如何影響公司。此將涉及對氣候情境的影響進行建模,例如與巴黎協定一致的全球減排、當前政策及趨勢的可能結果,以及未能採取全球減排行動的可能結果。
量化預期的財務影響
公司應該將優先的風險與機會入選名單的預期財務影響予以量化,以辨識哪些風險或機會對公司的財務績效產生最重大的潛在影響。第一步是收集公司的相關財務數據,包括當前財務數據(最近一年的實際或預測)、採購數據,以及從年度報導與範疇三足跡中獲取相關數據。依據風險篩選階段制定的業務模式結構,對公司的成本與營業收入進行細分,並在關鍵地區進行劃分,這將提供資訊以幫助量化影響。
除風險與機會外,包含CSRD的一些報導機制還要求企業揭露其業務對環境、氣候及/或社會的影響。在氣候標準的背景下,這些影響包括實際與潛在的、正面或負面的結果,涵蓋營運、產品或服務對氣候的影響。如對溫室氣體排放、資源利用、污染等其它影響氣候韌性與減緩工作因子的貢獻。除當前對氣候的實質影響外,CSRD還要求公司考量其淨零轉型計畫中商業模式的變更將如何影響環境及其價值鏈中的其他利害關係人。